一位地震学家曾经说过:“死亡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物。”
毕竟,地震是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但建筑物是人造的,其抗震能力决定了地震来袭时是否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取决于什么?这里不得不提一个重要指标——抗冲击剥离性。
2008年汶川地震后,行业对建筑加固用结构胶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中有提及。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用于建筑加固的钢结胶和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胶应通过见证样品的抗冲击剥离性进行复验。
该强制性指标是全面、科学、准确地检测结构胶质量和鉴定结构胶质量的主要指标。不仅要求胶粘剂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附着力,而且结构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良好的抗湿热老化性能。对于结构胶企业而言,该指标不仅对原材料的选择有很高的要求,对结构胶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也有同样高的要求。
今天,国际公认最适合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粘合剂是改性环氧树脂粘合剂,特别是用于粘合纤维复合材料和钢材。无论在抗剥离性、耐环境性、长期抗应力、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方面,都是其他类型粘合剂无法比拟的。但很多无良厂家为了改变结构胶的抗冲击剥离性能,添加过多的填料,降低了结构胶的粘合能力,导致抗冲击剥离性能下降。Horse的结构胶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较少的填料既保证了抗冲击剥离性,又保证了粘接能力的提高。
由于价格竞争的加剧,很多厂家在原有的胶粘剂配方中更换了抗老化性能更好的固化剂成分。这类固化剂虽然可能不会影响胶粘剂的短期粘合强度,甚至可能提高它,但不能防止胶粘剂的耐环境老化性和耐冲击剥离性急剧下降。因此,对于地震地区建筑物的加固,所使用的结构胶的韧性要求和检验应进行合格评定。
目前,结构胶韧性的检测主要是利用自由落体冲击剥离试验装置来实现的,该试验装置是用一对低碳钢板粘合而成的T型冲击剥离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对试样下端施加冲击力,使试样沿其胶线剥离。不同韧性的结构胶在剥离长度上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判断其韧性的强弱。
通过测量样品的剥离长度,对比分析不同类型胶粘剂的试验数据,可以制定一个简单实用的以剥离长度为指标的结构胶韧性合格评定标准。
相关资讯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碳纤维原丝纤度对碳纤维布性能的影响
- 碳纤维布加固的常见问题解答
- 在水下使用植筋胶植筋加固要注意哪些?
- 碳纤维布在粘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 植筋胶和化学锚栓加固有什么不同
- 用碳纤维布来增强各种截面方法有哪些
- 加固用的单向碳纤维布怎么缠绕结构
- 钢筋锈蚀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的影响有多大
- 碳纤维布是怎么加固危险建筑
- 植筋时,为什么要三刷三吹?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